于小松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实施农田退水污染治理是改善水环境质量,保障汛期断面水质达标的重要举措。推广污泥资源化利用是落实“无废城市”建设和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您的提案内容将农业绿色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融合,有机统一。
一、关于“在农田退水中增加环保措施”的建议
“十四五”以来,为减轻农田退水对河道水质影响,持续推动区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我县探索实施多种农田退水治理新思路。一是建设农田退水生态净化塘生态湿地。利用农村房前屋后废弃坑塘,在穿城、王集等7个乡镇(街道)实施农田退水净化塘湿地点位13个,建设生态河塘约176亩,内容包括沉淀塘、表流湿地、水生植物塘、溢流坝、渗滤坝,同时建设湿地周围景观,如乔木、灌木、地被种植等以及管护道路,在净化农田退水水质的同时,有效提升村庄生态环境。二是开展运南片区农田退水先行先试。为加强洪泽湖重点区域农田退水治理,我县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在卢集镇和裴圩镇共实施7900亩农田退水治理先行先试项目,开展农田排灌系统循环生态化改造。采取“源头减量-循环利用-过程拦截-末端治理”措施,建设生态河道及生态拦截沟清淤、生态低堰、灌溉泵站、过路涵洞等工程,努力实现“退水不直排、肥水不下河、养分再利用”,保障高松河S330桥省考断面水质达标。三是探索暗管排水技术。县农业农村局在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探索暗管排水新技术,通过在地下铺设排水管道系统,有效收集和排出土壤中多余水分。该技术具有精准控水、减少养分流失、保护土壤结构、提升农田生态效益等显著优势,是实现农田“生态良好”、推动农田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
二、关于“实施城市污水残渣再利用”的建议
目前,我县已建成的污泥处理项目10个,处置方式有烧砖、免烧砖、烧制陶粒、烧制陶砂等,年处置能力56.2万吨/年,远大于污泥实际产生量,部分企业已经收不到污泥,只有6个处理项目能正常运营。价格已因市场竞争激烈,从之前的300元/吨降至240元/吨。
基于当前污泥处置行业现状,建议:一是充分评估污泥固化土的项目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到国家层面尚未出台污泥固化土技术标准,周边地区也没有污泥固化土项目,工艺是否成熟可行需咨询相关专业机构。二是严格固化污泥管理。由于污泥种类较多而固化工艺简单,为降低环境风险隐患,应考虑污泥“点对点”处置方式,严格限制污泥来源和产品使用区域,如:只允许固化土在非耕作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使用。三是待相关技术和政策出台,为降低处置成本,可考虑建设生活污泥固化项目。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研究谋划农村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技术路径,优化农村水系循环系统,通过灌区改造等工程,打造河道沟渠水系大循环,通过新建活水闸站、生态湿地、小流域治理等创新手段,推动区域内耕地实现水体的生态净化和农田退水循环利用。
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宿迁市泗阳生态环境局
2025年7月14日
联系人姓名:杨定明
联系人电话:15850931894
抄送: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县政府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