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关键在党,重点在于靶向发力、对症下药。泗阳县新袁镇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为“车”减负,为“马”赋能的总体目标,聚焦“干部下沉和数字赋能”2项重点任务,率先推动基层治理“四化同步”,用服务“金钥匙”打开治理“幸福门”。
干部下沉“网格化”,激发治理“新动能”,织密一张网络。由党建办牵头,整合多部门资源,构建“镇级统筹,村级和部门主抓,网格具体落实”的三级体系,科学划分88个网格,89名机关干部下沉网格,382名党员中心户和志愿者融入网格,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矛盾调处、安全生产、家风家训等专题培训8场次,明确工作职责,理顺治理关系,实现基层党建网和社会治理网“双网融合”,编排“政策口袋书”,让干部下沉有的说有的做。
数字赋能“精准化”,塑造治理“新优势”,用活一个平台。开发“用新办”数字化治理系统,本着管用好用实用的原则,优化功能设置,着重推动事件上报处置、重点群体监管和户情人情施策,对13类特殊群体实行“红黄蓝绿”四色管理,完成1.2万户4.3万人全员大走访,归集人口、企业等基础数据4万余条,矛盾隐患、特殊群体等动态数据2000余条,建立一户一档,梳理上报解决5大类208个问题诉求和16个复杂事件,处置率100%。打通数据壁垒,创新开发监控语音、预警提示、12345联动直达功能,实现数据共享,变群众带气上访为干部带案下访,事件处置平均时长压缩至24小时。
责任闭环“扁平化”,展现治理“新作为”,管好一支队伍。搭建“网格吹哨 部门报到”服务模式,强化治理服务考核,根据事情研判,在网格可化解即化解,不可化解上报镇级指挥平台,发挥智慧大脑作用,分类出清;对下沉干部和网格员的入户走访、事件上报处置、接访问题跟踪化解等采取留痕式链条式跟进,系统自动化检索考核排名,层层压实责任,人人抓好落实,实现所有事项在规定期限内全过程闭环,倒逼干部由“专业型”向“全能型”转变,提振精气神。
服务联盟“多元化”,描绘治理“新蓝图”,健全一项机制。因地制宜设立8个党群驿站,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常态长效“服务联盟”机制,联合老党员老干部、志愿者协会、辖区重点企业等社会资源,组建“夕阳红”“紫薇花”“蓝精灵”等志愿服务队8支,常态化开展“书记上门”“半日义工”服务,创新启动“夕阳红100”计划,举办“广场夜话”你评我议活动,推动红色超级代办和村企联建落地见效,按期评选“好邻居”“好媳妇”“好家风”等先进典型,弘扬正气树新风,解锁治理“新密码”。 周帆 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