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对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1432281X/2025-00244 分类 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数据局 公开日期 2025-07-28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对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4号建议的答复

秦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驱动数字赋能,开拓乡村振兴新路径的建议”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搭建数字农业平台

近年来,我县加快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构建起覆盖多领域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体系,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2023年间建成泗阳县智慧渔业大数据平台、泗阳高标准农田数字化中心等平台;2024年建成泗阳县智慧冷链信息化平台、稻麦全程贯通数字化特色产业链管理等平台。这一系列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不仅推动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的转型,也借助数据要素激活了产业潜能;既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也为县域农业现代化发展树立了“泗阳样板”。

二、推进数字政务惠民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我县数字化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作为全省重点乡镇之一,新袁镇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推进“网上办、掌上办”,构建现代化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全力拓展数字强化“一网通办”、创新智慧办事服务、数字政务“下乡进村”,让群众办事更方便、更高效。一是大力推广“基层高频事项一平台”办理。聚焦镇村二级政务服务常办事项,涵盖医保、人社、民政等5家单位的30余项便民服务事项,通过加强平台建设、系统整合、数据互通等方式,实现所有事项一平台办理,实际办理时限压缩80%,群众办事满意率显著提高。二是进一步推行数据共享“免证办”服务。为顺应数字化政务服务趋势,积极探索数据共享模式,通过整合各职能部门信息,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壁垒,通过“苏服码”“苏证通”等方式,为企业群众推行扫码“免证办”。搭建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模式、新手段提升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水平,为行动不便、孤寡独居等特殊群体提供贴心暖心服务,推动更多惠企惠民政策“免申即享”。三是加大政务服务网办、掌办、自助办推广力度。依托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科学布点政务服务通用自助终端机,持续推进政务大厅智慧化建设,实现城市社区政务通用自助服务覆盖率100%。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组建“超级代办员”服务团队,并配备AI智能问答助手,通过智能引导、主动问询、迎前服务等方式,不断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政务服务温度。

三、打造智慧工业体系

一是夯实“智改数转网联”发展基础。根据《泗阳县5G网络空间布局规划(2020-2025)》,统筹整合基站资源与新增基站需求,统一规划各类通信基础设施的用地布局,积极推动5G网络的快速、合理建设。目前,泗阳县已实现5G网络优质全覆盖,公共网络设施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提前完成了规划目标。截至当前,全县共建成5G宏基站1172个、微基站308个、室分站226个,共计1706个。有力支撑新袁镇产业数字化,为智慧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供了高速泛在的网络基础,助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增强乡村治理效能,为乡村网格化管理、平安乡村建设、应急指挥调度等提供了高效通信保障,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加快5G工业网络应用。推动工业企业设施设备升级改造与“智改数转网联”,积极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以点带链”深化行业应用,引导企业“上云用平台”,深入开展5G网络建设与应用推广。目前,全县已有5家企业完成5G工业网络建设,并成功应用至生产作业、生产管理、运营管理等环节,后续将加快网络建设在新袁镇的应用。三是加快“智改数转网联”赋能企业。深入推进智能制造进园区、进集群、进产业链,全面摸排企业智能化改造需求。近年来,高质量开展361家企业智能制造诊断服务,促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攀升。

四、培育数字乡村人才

我县积极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定期组织大户参加智慧农业培训、电商直播培训、农民手机应用培训等课程。依托新袁数字产业园、安之韵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农业示范载体,构建“观摩实训+技术帮扶”的培育体系,强化高素质农民培育与数字农业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全年组织20余场次专题观摩活动,通过“田间课堂+智慧展厅”的沉浸式教学场景,向1000余人次种植大户展示物联网精准管控、水肥一体化等数字农业技术应用,有效激发传统农户的数字化转型意识。

泗阳县数据局

2025年7月28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