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县人民政府

政府信息公开

名称 对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3号建议的答复
索引号 01432281X/2025-00251 分类 议案建议办理情况报告   其他    其他
发布机构 民政局 公开日期 2025-07-28
文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时效

对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23号建议的答复

刘晓佳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特殊人群关怀帮扶”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农村特殊人群关爱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我局高度重视建议内容,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建议中提出的重点工作方向回复如下:

一、构建动态管理机制,夯实服务基础

(一)实施精准化动态监测

我局坚持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健全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对原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低保、特困、低保边缘、支出型困难家庭等困难群体以及苏童成长一站式儿童福利和未保综合服务平台中大数据主动发现预警及在保对象异常预警进行核实,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通过数据平台,实时开展动态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救助,提高主动发现、应急处置和快速救助能力,筑牢民生保障最后一道防线。

(二)建立特殊老人关爱体系

我局积极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将城乡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60周岁以上老年人纳入其中。目前,共有254名老人纳入探访范围,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生活自理能力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率全年保持100%,确保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及时的关怀和帮助。在探访过程中,重点查看用电、用气、房屋等安全情况。同时,了解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心理状况,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除了关注老人的生活需求和身体状况,还将增加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方面的内容,组织志愿者为老人表演节目、开展健康讲座等,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鼓励社会组织、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空巢老人探访关爱服务,引导社会力量为老人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同时,加强对社会力量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

(三)完善跨部门数据共享

推动建立市局和县残联、公安局、医保局、卫健局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形成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合力,发挥主动性。采用线上大数据比对与线下走访排查相结合方式,实行主动发现、主动探访机制。

二、创新帮扶救助模式,提升服务质效

(一)强化基本生活保障

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及时发放低保金、特困供养经费、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救助金,做好“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困境儿童“明天计划”等相关工作,确保特殊人群基本生活无忧。

(二)构建心理服务体系

引入专业社工和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个案辅导,缓解特殊人群心理压力,例如:设立“童心港湾”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工作室,引入专业社会服务组织“泗阳心理协会”开展相关活动。有效的预防了部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整合乡镇未保站、家庭教育指导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资源,构建形成县、乡、村三级儿童关爱保护“阵地链”。

(三)拓展康复服务网络

城厢街道新庄社区康复点已常态化开展康复服务,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全面、专业的康复支持。康复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同伴支持,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鼓励,分享康复经验,增强康复信心;躯体管理,通过专业的运动指导和训练,帮助患者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心理咨询,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和干预,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社区融入,组织患者参与社区活动,增强他们与社会的联系和互动;社交能力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这些康复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在总结新庄社区康复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的覆盖范围,在更多社区建立康复点,让更多的精神障碍患者能够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康复服务。加大对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专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组织服务人员参加实践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三、强化政策宣传引导,营造关爱氛围

制定印制民政惠民政策海报、宣传手册、宣传单、折页、横幅等各类宣传材料共计10万余份。县乡村三级通过进村入户、设立咨询台、发放张贴宣传单、面对面宣传等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在微信公众号、政府网等媒体平台公布社会救助政策申请条件及办理程序,推动社会救助政策“直达快享”。

您的建议为我县特殊人群关怀帮扶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下一步,我局将细化工作方案,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同时,欢迎您继续监督指导我们的工作,共同为农村特殊人群撑起“关爱保护伞”。

再次感谢您对民政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泗阳县民政局

2025年7月28日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