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须进、王岩等10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千里运河最美县’生态根基的议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县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原则,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提升污染防治能力,努力构建多元生态治理模,同时大力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以生态底色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
一、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做强转型增量
(一)推进传统产业焕新。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工作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品高端化、装备智能化、工艺先进化为重点方向,结合产业结构特点,聚焦纺织、木材等传统行业领域,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设备更新改造,实现智改数转网联,促进产品提档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同时持续开展绿岛申报工作,2024年共计申请畜禽粪污集中处置等2个新入库项目。持续推进印染中心、制胶中心等绿岛项目建设,强化“绿岛”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扎实推进“7113”工程,年内力争实施35个技术改造项目,淘汰4个落后产能项目。
(二)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截止2024年6月,全县煤炭消耗量为16.02万吨标煤,预计全年年煤炭消耗量为32万吨标;2024年上半年全县天然气的消费量为0.7269亿立方米,预计全年天然气消耗量为1.4亿立方米左右;根据最新的泗阳县光伏规划研究报告,预计光伏规划容量2000MW左右。根据最新的泗阳县风电规划研究报告,预计泗阳各乡镇街道风电规划容量共计约为700MW。对照泗阳县“十四五”规划,天然气、煤炭的消耗量远低于规划目标,新能源规划装机数量远多于规划目标。
(三)打造绿色制造体系。我县坚持以绿色工厂为引领,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推动实现产业体系绿色化。围绕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创建目标,以高端纺织、绿色家居主导产业为重点,积极培育绿色工厂。通过企业调研、立档建库、专家诊断、对标改造、定期评估、审核验收、动态调整等方式进行分级培育,切实提高绿色工厂建设成效。“十四五”期间,我县实现国家级绿色工厂“零的突破”,累计新增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0个省级绿色工厂、25个市级绿色工厂,绿色工厂以点带面的示范效应初步显现。我县将持续以绿色工厂建设为纽带,带动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筑牢绿色制造体系基础。
二、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一)狠抓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24年我县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开展“首季争优”、“夏季攻坚”等专项攻坚行动,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处置措施。坚持将线上巡检与现场巡检相结合,常态化检查与夜间检查相结合,共计发现企业问题162项,推进整改完成126项,有效实现污染削减。抓住主要矛盾,聚焦大户企业,友好协商减排大户拓展至22家。水污染防治方面。2024年1-7月份,我县10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及达标率为100%,两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单月水质均100%达标,其中水泥厂渡口、生化厂2个断面平均水质为Ⅱ类。上半年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为100%,排名三县两区并列第一。污染地块管控。全县共有12个关闭退出化工地块,已完成10个地块调查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存在污染的地块3个,分别是开发区的原鼠药厂、青云化工和天龙汽配,目前原鼠药厂和青云化工已采取制度性管控措施,符合上级地块管理要求。目前暂未开展调查的地块,生态环境等职能部门将继续跟踪推动调查工作。
(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大气污染防治工程。县生态环境局2024年度编排151项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139项,完成率92%。水污染防治工程。2024年度50项水污染防治工程,庄圩乡淮河新村一期配套工程等8个项目已完工;正在实施工程34项,其中王集工业污水处理厂土建主体工程已完成70%;城南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累计完成总体工程量50%;城区人民路改造工程累计完成雨污水管网约800米。另有8项进度缓慢工程正在持续推进中。农田退水治理工程项目建议书已于7月16日批复,可研立项已通过专家评审,等待批复。同步开展项目勘测设计,测量已完成,踏勘预计8月初完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工程。2024年3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26个管控村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列入省考核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2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3个村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任务。2024年建设10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列入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5个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剩余项目将按照全年序时进度有序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在完成全县183个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的基础上,委托县水务集团,顺利完成4条国家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程建设,目前各项治污设施已投入常态运行,河道水质经检测为达标,治理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三)开展行业专项整治。汽修、餐饮油烟治理。生态环境局会同交通局现场推动全县汽修行业废气收集治理问题整改,配合开展“汽修绿岛”、“餐饮绿岛”等项目建设,推进汽修行业、餐饮油烟整体提升改造。纺织印染企业水污染特征因子管控。生态环境局组织召开锑治理推进会,对14家印染企业废水开展监测,持续跟踪纺织印染企业除锑工艺整改进度,督促企业采取除锑措施,削减锑排放,确保限期完成整改,保障下游断面特征因子不超标。铸造和纺织印染企业油烟治理。预计9月底前完成铸造企业整改和纺织印染企业油烟治理,年内完成汽修绿岛和餐饮油烟绿岛建设和投运。生态环境局会同工信局开展了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铸造行业整治等行业专项整治工作,整治期间关停取缔225户木材企业、17户铸造企业,有效地提升了产业绿色环保质态。
(四)努力提升执法服务水平。持续续优化执法方式。制定推进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工作实施方案,联合多部门对20余家企业开展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及时督促企业整改违法行为,防止以罚代管。深入推进非现场执法监管,实行执法工单式管理,开展非现场执法数50次;积极推进柔性执法,完成7家企业“一次查清”,发现问题95个,推动完成整改44个,剩余问题正在持续推进整改中。持续推动绿色企业培育。完成3家绿色领军参创企业材料审核上报,推荐甬创机械、亚通货柜2家铸造企业积极申报绿标企业。创新推行“一次告知”举措,对58家质态较好的企业下发执法告知书,给企业充分容错机会,留足整改空间,探索差异化管理等措施,实现执法与服务并重。
三、积极实施生态保护修复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由资规局牵头落实的“两河”廊道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我县众兴、城厢、临河、李口4个乡镇(街道),共编排11个子项目,建设规模8.55万亩,项目总投资3.5亿元。目前方案已完成省级审查及备案,11个子项目有3个已完工(李口镇滨河湿地修复工程、龙窝潭生态缓冲区建设工程、双桥水源地保护工程)、4个已进场建设(两河生态廊道林相改造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约50%、锅底湖生态修复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约90%、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能力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约25%、李口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约90%),另有4个待建项目初步设计及预算、施工图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正在组织招投标,整体项目已累计完成总工程量的约52%。
(二)开展国土绿化和绿美村庄创建活动。2024年我县造林任务总面积2000亩,为推动春季绿化工作的全面开展,出台《泗阳县2024年农村绿化造林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全县完成造林面积2015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00.7%。完成省级绿美村庄创建3个,已建成绿美村庄3个。此外,结合农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新建集中居住区和规划保留村庄为对象,按照省级绿美村庄建设标准,做到“一村一规划、一村一图纸”,注重乔灌草花合理搭配,落叶树种和与常绿树种巧妙布置,景观错落有致,突出乡土树种及三化树种比例,形成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靓丽景观。
(三)落实生态保护修复协同治理。科学推进洪泽湖生态回捕,保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实施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近期建设工程,确保洪泽湖大堤的安全,减轻洪泽湖及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库,将“黄河故道”生态环境提升及富民廊道绿色发展(EOD)项目、泗阳县两河(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廊道生态修复项目等纳入其中,以利于解决实施区域存在的京杭大运河开发利用、古黄河洪水出路不足等外河道水流不畅、林地资源生态不稳定、农田细碎化、村庄环境脏乱差等主要生态问题;开发服务于生态产品经营开发主体的市场化绿色金融产品,比如水权贷、桃果贷、交子贷,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需求,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探索实体经济生态转型新路径。推进农文旅项目建设,建设龙窝潭生态缓冲区、卢集镇夭桃千顷农文旅产业融合示范园、来安街道新境界花卉产业园、爱园镇百年梨园景区等农文旅项目,促进生态资源与文旅产业大发展的有机融合,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注入持久发展动力。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感谢您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心和支持,我局与相关部门将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建设“千里运河最美县”筑牢生态根基。
宿迁市泗阳生态环境局
2024年8月7日
(联系人:黄媛媛,联系电话:8523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