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面对扬尘污染、油烟扰民等季节性环境问题高发态势,泗阳县城市管理局紧扣“守护蓝天”核心目标,通过“用脚丈量街巷查隐患、用眼紧盯屏幕强监管、用手解决问题抓落实”,切实将生态承诺转化为群众可感可触的蓝天幸福感。
一是从“突击查”到“全周期管”。针对工地渣土运输易引发扬尘污染的痛点,泗阳城管建立“事前审批-事中监管-事后追溯”全周期管理体系。白天重点检查工地围挡设置、裸土覆盖、车辆冲洗等情况,夜间严查超载超速、抛洒滴漏等违规行为。车辆实时行驶路线、设备作业时长在智慧监管屏幕上一目了然。“上周三夜里11点,我们通过平台发现一辆渣土车长时间在非作业区行驶,当场就联系司机核实,原来是导航误判。”执法大队队员说道,“现在所有渣土车都安装了GPS定位,不用时刻督促,司机都知道渣土运输按审批路线走,既省心又安全。”
二是从“被动应对”到“精准管控”。餐饮油烟曾是泗阳夏天的“老大难”,今年,泗阳城管给城区所有餐饮单位建立“油烟档案”,实行“负面清单"和“信用积分”管理制度,700多家餐饮单位安装油烟净化及在线监测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净化设备运行数据,超标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同时,联合相关单位开展“净厨行动”,累计整改问题点位47处,油烟扰民投诉同比下降35%,实现油烟治理与噪音防控双提升。
三是从“固定作业”到“潮汐调整”。围绕道路扬尘治理,构建“机械清扫+人工保洁+雾炮抑尘”三位一体作业体系,日均出动洗扫车、洒水车80余台次,对主干道实施“一日三洗”(早5点机扫、上午10点洒水、下午3点高压冲洗),对背街小巷开展“见缝插针”式除尘,确保路面见底率100%。同时,创新“潮汐作业”模式,根据实时监测数据动态调整作业时间:早高峰前增加洒水降尘频次,避开学生上学时段确保降低作业噪音;晚高峰后重点冲洗易积尘路段,既保障道路清洁,又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大气污染防治既是生态工程,更是民生工程。泗阳城管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发现问题-整改落实-长效监管”全流程机制,让“泗阳蓝”成为城市最动人的生态底色,切实提升群众的蓝天获得感、幸福感。